学子众筹10多万创业3年赚1200万,众筹成毕业创业新潮流?
学子众筹10多万创业3年赚1200万,众筹成毕业创业新潮流?
5月2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中旬印发了《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》,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工作。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(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)融资试点
众筹在创业圈里变得特别流行,很多大学生都抓住了这个机会,踏上了创业的道路。湖南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叫刘松,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,利用众筹的方式,成功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创业公司,他的创业经历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创业抉择
2013年5月,刘松,那时还是一名研一的学生,站在了人生的重要岔路口,面临抉择:是前往上海寻找工作,还是选择自主创业?经过深思熟虑,他最终决定放弃就业的机会,踏上了创业的道路。鉴于他出身农村,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聚焦在了生态农业这一领域。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这段时间,他的创业之路仍在不断摸索,产品销量并不多,仅有几百斤,这主要得益于朋友的推广。
众筹起步
刘松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下,心中生出了拓展生意的念头。他对自己家产的蜂蜜品质有信心,觉得既优质又安全,相信能顺利推广。于是,他从读研时的同学入手,逐步延伸到他们的朋友,不久就有十几位朋友表示愿意给予支持。大家齐心协力,筹集了超过10万元的创业资金,并成立了一个专注于蜂蜜创业的团队。
解决货源
资金一旦落实,首要关注点便是确保产品所需原材料的充足供应。起初,他选择在故乡周边地区进行采购,因为那里的邻居从事养蜂行业已有数十载,信誉颇佳。2014年8月,湖南仅有的那位专注于蜂蜜研究的刘劲军教授加入了投资行列,并为产品提供了化学检测等技术支持。刘劲军教授强调,互联网的便利性使得一旦收到订单,即可迅速发货。
面临困境
刘松提到,创业过程中最让人烦恼的是资金短缺的问题,同时,若要拓展市场,还需借助多方面的助力。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,进入市场将面临诸多挑战,尤其是在项目初期,湖南地区缺乏成功的众筹先例,而且国家关于众筹股权的法律法规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正式公布。此外,若公司打算迈向规范化运作的道路,必须取得QS认证。但这一认证的代价往往高达数十万,对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,这无疑是一道难以攀登的高峰。
努力融资
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,刘松在过去半年里不断与几位潜在的投资人商谈,力图实现下一阶段的资金募集。他的目标清晰,决心在三年内把蜂蜜的年产量增加到一百吨,并且达到一千二百万的收入目标。尽管前方困难重重,他依旧对目标有着坚定不移的追求。
创业感悟
刘松回想起自己创业两年的经历,内心充满了各种思绪。他认为,在大学生选择创业之前,必须经过深思熟虑,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有清晰的目标。如果没有想清楚,那么最好不要盲目行动。尽管前方的路途充满了挑战,但他仍然坚定地选择继续前行,坚信自己的努力终将获得应有的回报。